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近日, “新毒株甲型H3N2來襲”沖上熱搜! 沒錯! 是它!是它!還是它! 流感又雙叒叕來了 這一次還來勢洶洶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(fā)布的流感監(jiān)測周報顯示,近期檢測出的流感病毒陽性標本中,甲型H3N2毒株已成為主流。 病毒“換裝”歸來 甲型H3N2是何方神圣? 其實,H3N2并不是新面孔! 早在1968年,它就以“香港流感”之名首次大規(guī)模暴發(fā),波及全球至少55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此后,它并未消失,而是像“換季新裝”一樣,周期性變異、卷土重來,成為流感季的常客。 作為一種主要的甲型流感病毒,H3N2引起的典型癥狀包括:高熱、咽喉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關節(jié)酸痛。 其臨床表現與其他甲型流感(如H1N1)相比,兩者均會出現高熱(39-40℃)、咳嗽、肌肉酸痛等癥狀,但存在明顯區(qū)別: 癥狀表現:H3N2對老年人威脅更大,重癥率更高;H1N1更易影響年輕人群,且常伴隨消化道癥狀。 并發(fā)癥風險:H3N2更易引發(fā)肺炎、心肌炎等重癥,尤其針對5歲以下兒童、慢性病患者和肥胖者(BMI≥30)。 別把流感當感冒 這幾點要分清 很多人覺得流感就是“重一點的感冒”,吃點藥休息休息就能好?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何區(qū)別? 雖然兩者都可能引起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癥狀,但流感最突出的特點是全身癥狀較重: 高燒不退:體溫可在短期內迅速升至38.9℃~40℃。 疼痛明顯:頭痛、咽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。 極度乏力:疲勞感顯著,影響正常活動。 全身不適:可伴隨嘔吐、腹瀉等消化道癥狀。 流感疫苗怎么選? 慢性病患者能接種嗎? 目前我國可供接種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種類型: 1、流感病毒滅活(裂解)疫苗(三價/四價,注射) 2、流感病毒滅活(亞單位)疫苗(三價/四價,注射) 3、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(三價,鼻噴) 疫苗接種到人體后,一般需要2周到4周時間才能產生保護作用。 國家衛(wèi)健委建議,所有≥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,都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。以下重點人群需優(yōu)先接種: 1、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、慢性病人群、孕婦、6月齡以上嬰幼兒和兒童; 2、重點機構或場所的工作人員,包括醫(yī)療機構、養(yǎng)老機構、托幼機構、護理機構、福利院等工作人員,以及6個月以下嬰兒的家人等。 特別提醒家長:5歲以下兒童感染后極易出現高燒及嚴重并發(fā)癥,需高度警惕。如出現持續(xù)高熱(≥39℃超過3天或41℃以上),必須立即就醫(yī)。 專家辟謠:慢性病患者(如心腦血管疾病、腫瘤患者)不僅可以接種,反而是最需要接種的重點人群! 破解流感謠言,別被誤導 1、面對流感,接種疫苗沒用? ×錯! 中國疾控中心發(fā)布《冬季流感疫苗接種健康提示》,明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、降低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風險的經濟、有效手段。 2、得過流感不用打疫苗,打過疫苗不用防? ×錯! 感染一次僅對特定型別病毒產生短暫免疫力,無法防護其他型別病毒。疫苗提供的保護更全面。 3、打完疫苗就高枕無憂了? ×錯! 疫苗是首要防線,但無法100%阻斷所有毒株。疫苗+日常防護才是黃金法則。 應對流感,做到這些 (1)勤洗手:常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潔,避免用手觸摸眼、口、鼻。 (2)強免疫:均衡飲食、規(guī)律作息、適度運動、保持室內通風。 (3)講衛(wèi)生:咳嗽、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擋口鼻,防止飛沫傳播。 (4)避人群:少去密閉人多場所,出現癥狀要居家隔離,外出就醫(yī)戴好口罩。 感染后如何應對: (1)用藥:對癥治療,把握黃金時間 感冒初期:可以選用像荊防顆粒(合劑)這類發(fā)汗解表劑,可有效防治疾病進一步發(fā)展,有效改善癥狀。 抗病毒藥:發(fā)病48小時內使用奧司他韋或瑪巴洛沙韋(5歲以上適用),可縮短病程并降低重癥風險。 對癥處理:高熱用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;干咳可使用含片或霧化;腹瀉時需及時補液。 (2)重癥信號: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就醫(yī) 若出現持續(xù)高熱超3天、呼吸困難、意識模糊、血氧飽和度<93%等癥狀,需立即前往醫(yī)院就診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