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歷:一覺醒來,手腳仿佛不是自己的了,麻木得厲害,好半天才能緩過勁兒來。若是偶爾碰上這么一次,大多是睡姿不恰當,壓迫了血管、神經(jīng)所致,調整下睡姿,活動活動也就無礙了。
可要是手腳麻木成了“常客”,頻繁侵擾生活,那背后的緣由或許就沒這么簡單了,從中醫(yī)視角審視,很可能是肝臟出了問題。

肝血虛
中醫(yī)理論向來重視肝臟,稱“肝藏血,主筋”,肝臟如同人體的“血庫”,精心儲存并調配著周身血液,滋養(yǎng)筋脈,以保障肢體靈活自如、運動協(xié)調。一旦肝臟功能失調,尤其是陷入肝血虛的困境,手腳麻木便極易接踵而至。
肝血虛時,“血庫”告急,供給四肢筋脈的血液銳減,筋脈失于濡養(yǎng),恰似干涸河道里的船只,動彈艱難,手腳便會泛起麻木之感。這類麻木往往帶著隱隱的酸痛,時有時無、時輕時重,仿若飄忽的陰云,揮之不去。
同時,還常伴有頭暈目眩,腦袋昏昏沉沉;視力也日漸減退,視物模糊不清;面色變得蒼白無華;指甲質地脆薄、色澤淡白,盡顯虛弱之態(tài)。因肝血無力上榮頭目,眼睛與指甲亦得不到充足滋養(yǎng),諸般不適便紛至沓來。
肝郁氣滯
除肝血虛外,肝郁氣滯也是引發(fā)手腳麻木的“罪魁禍首”?!案沃魇栊埂?,一旦情緒陷入極端,愁悶、惱怒、焦慮等不良情緒長期盤踞心頭,肝臟的疏泄功能便會“罷工”,氣血運行的“河道”被堵得嚴嚴實實。氣血無法順暢抵達四肢,手腳焉能不麻?
生活中,我們常能看到有人在盛怒或極度焦慮時,手腳瞬間麻木起來,正是這肝郁氣滯在“搗鬼”。而且這種麻木會隨著情緒起伏而增減,還伴有胸脅脹滿之感,倘若胸膛被悶氣脹滿,苦不堪言,只能頻頻嘆息以求舒緩。只因肝之經(jīng)絡恰似蜿蜒路徑,貫穿胸脅,肝郁氣滯時,此部位便首當其沖,成為不適的“重災區(qū)”。
其他原因
當然,手腳麻木也不一定全是肝的問題。氣血不足和風寒濕邪也是常見原因,脾胃若虛弱不堪,無力運化水谷精微化生充足氣血,或久病遷延不斷耗損氣血“庫存”,四肢因得不到氣血的悉心滋養(yǎng),也會陷入麻木境地。風寒濕邪這些“不速之客”趁虛而入,盤踞于經(jīng)絡關節(jié),氣血運行被阻塞,手腳麻木、關節(jié)疼痛、屈伸不利等癥狀便會隨之而來,尤其在寒濕環(huán)境久留或經(jīng)歷涉水淋雨之后,更易“中招”。
